理财学堂 >  灵犀一点通 >  理财篇 >  正文

招聘季,提高警惕!

时间:2025/05/07
字号:

各位投资者们大家好!目前正值招聘季,小犀也在时刻留意各类与工作相关信息,通过阅读新闻发现,有一类诈骗有上升趋势,在此特地给大家提个醒。招聘季,提高警惕!

【案件启示】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求职者对金融行业的向往,尤其是对知名基金公司、券商等机构的信任,精心设计招聘骗局。诈骗分子通过社交平台、招聘网站等渠道发布基金公司直招”“内部推荐名额等虚假广告,宣称免笔试、包入职、提供高额年终奖和五险一金,专门吸引金融、经济等专业的高校毕业生。  

为了增强可信度,骗子伪造了全套招聘流程:首先,提供与真实基金公司高度相似的劳动合同,甚至加盖伪造的公司公章;其次,安排所谓的“HR”进行视频面试,提问专业金融知识,营造正规招聘的假象;最后,将受害者安排到与基金公司有业务往来的第三方机构实习,谎称实习期满即可转正  

在取得受害者信任后,骗子便开始以岗位保证金内部培训费背景调查手续费等名义层层收费,要求每人支付数量不等的费用,甚至诱导受害者的家长通过贷款缴纳费用。直到部分求职者实习数月后仍未获得正式录用,联系“HR”时发现对方已失联,向基金公司核实后才确认该公司根本未开展此类招聘,至此骗局才被揭穿。  

此类案件警示求职者,面对高薪保录”“内部渠道等诱惑时务必提高警惕,应通过官方招聘渠道投递简历,并在签约前仔细核实企业资质,避免落入诈骗陷阱。

 

【诈骗“特点”】

话术:内部渠道

涉及诈骗的案例中犯罪嫌疑人往往会提到“内部招聘”等信息,正规企业招聘不会承诺“包过”“内部名额”,更不会要求付费“走后门”,切勿轻信私人社交平台发布的招聘广告,若遇到声称“关系硬”、“可操作”的招聘信息,务必保持警惕。

交费:先缴费后入职

以“实习押金”、“培训费”等名义提前收费是典型诈骗手段。任何要求入职前缴纳费用的行为都涉嫌违法,《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收取财物。

 

【破局“关键”】

识破知名企业、“铁饭碗”骗局的4个关键

1.   查资质:

o 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https://www.gsxt.gov.cn/index.html)或可查询企业资质的平台,核实公司真实性;

o 国企招聘信息以官网、官方公众号为准,警惕第三方平台广告。

2.   拒交钱:

o 任何要求预付押金”“培训费的岗位均不合法;

o 警惕高薪低门槛陷阱,如普通岗位月薪2无经验可入职等信息。

3.   看流程:

o 正规企业招聘需经过笔试、多轮面试,绝不会电话直接录取

o 若被安排实习,务必通过企业官网电话核实部门及导师身份。

4.   留证据:

o 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合同文件;

发现异常立即报警,拨打110或反诈专线96110

 

【小犀提示】

勤学苦读数十载,真才实学赢未来。好工作不是花钱能买的,而是靠真才实学争取的。招聘季,提高警惕!求职者们请牢记:

  • 凡是走后门的,都是骗局;
  • 凡是稳赚不赔的,都是陷阱。
  • 有关西部利得基金的各类招聘信息信息,请登录西部利得基金官网:(www.westleadfund.com)及投教基地(edu,westleadfund.com/toujiao/)了解更多。如遇疑似诈骗信息,请及时拨打西部利得基金热线电话400-700-7818联系我们或者报警哦。

案例文字来源:国家反诈中心APP

免责声明:本文中转载内容已标注来源,仅作为反诈宣传教育和学习使用。如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