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投资篇——与国家共远航,筑安心养老梦 | 为何“养老”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
在国家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中,养老问题正从一个家庭内部的民生话题,演变为关乎国计民生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时代课题。它不再是遥远的未来规划,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正视并积极参与的必修课。这门课程的起点,源于对我国人口结构深刻变迁的清醒认知,以及对国家顶层战略的深刻理解。
数据驱动的紧迫性:一个正在变“老”的中国
一系列官方数据显示,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呈现出三大不容忽视的特征: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
首先,老龄化速度惊人。截至2023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接近2.97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21.1% 1。根据预测,“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规模年均增长约1000万,远高于“十三五”期间年均700万的增幅,这主要是由于1962年至1975年的“婴儿潮”人口正集中步入老年期 2。到2035年,这一数字预计将突破4亿,标志着中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4。
其次,老龄人口规模庞大。202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占全球老年人口的约四分之一,这意味着全球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1位是中国人 2。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对社会保障、医疗健康和养老服务体系构成了巨大的承载压力。
更为关键的是,我国有“未富先老”的特殊国情。与发达国家普遍经历的“先富后老”路径不同,中国在人均GDP尚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时,便已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例如,2021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时,人均GDP约为1.26万美元,而美国、日本、韩国在进入同等老龄化阶段时,其人均GDP水平远高于此数字 2。同时,老年人口抚养比持续攀升,2023年已达22.5%,即不到5个劳动年龄人口需要抚养1位65岁以上的老人 1,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可能突破50%,届时社会养老负担将急剧加重 3。
国家战略的顶层回应与高质量发展的养老愿景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国家已将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系统性地构建保障和服务体系 5。这标志着养老问题已不再是单一的民生议题,而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系统性工程。
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养老的愿景也随之升级——从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老有所养”,迈向追求生活品质和个人尊严的“老有善养” 4。实现这一跨越,仅靠政府和社会的“输血”是远远不够的。它深刻地揭示了一个核心逻辑:在“未富先老”的国情下,单纯依赖由国家财政支持的第一支柱养老金,不仅会给经济增长带来沉重负担,更可能影响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大力发展由个人主导、市场化运作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便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补充”,而是分散社会养老压力、确保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性选择。
由此,我们每个人的养老规划意义得到了很大的升华。参与个人养老金投资,不仅仅是“为自己存钱”的个人理财行为,更是响应国家战略、分担社会责任、共同构筑可持续未来的积极行动。这正是本课程的开篇立意,旨在帮助每一位投资者认识到,科学的养老投资规划,既是对自己未来负责,也是对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1. 2023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https://www.mca.gov.cn/n156/n2679/c1662004999980001204/attr/355717.pdf
2. 老年人口占比21.1% 我国进入中度老龄化 - 一脉中华, https://yimaizhonghua.com/?shuju/123.html
3. 中国老龄化研究报告2022, https://www.caoss.org.cn/UploadFile/pic/20229281791192316.pdf
4. 金融创新驱动养老产业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 光明网-理论频道, https://theory.gmw.cn/2025-06/16/content_38092656.htm
5.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2-02/21/content_5674844.htm